|
|
本課程以基本心理立成為主要授課內容,包括感覺閾和心理物理論、大小知覺、第三度空間的知覺、運動的知覺、形象的知覺、反應時間、動作的控制、正統條件化歷程、工具性學習、辨別與類化、感覺訊息的選擇與處理、短期與長期記憶、意義的學習與記憶、問題解決、概念的形成、訓練的遷移等。為使學生能將人因知識能應用在基本產品設計上,授課方式除了口頭與多媒體的講授外,本課程另規定每位學生針對課本中負責的章節,到學校圖書館的期刊室,找Human Factors, Erg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Applied Ergonomics等四種SCI的人因相關期刊,經授課老師核定後,閱讀其中的一篇論文,於期末繳交書面報告,列入學期評分項目。成績計算方式為:期末考(40%),作業(30%),書面報告(30%)。 ■人因生理基礎 本課程以基本心理立成為主要授課內容,包括身體的活動、能量放釋和轉送、骨骼肌生理學、神經肌肉功能、血液和體液、循環、呼吸、骨骼系統、身體工作的功能、以測驗為基礎評估體能工作量、身體大小和肌肉工作、身體訓練、應用工作生理學、營養與身體表現、體溫調節、應用運動生理學等。為使學生能將人因知識能應用在基本產品設計上,授課方式除了口頭與多媒體的講授外,本課程另規定每位學生針對課本中負責的章節,到學校圖書館的期刊室,找Human Factors, Erg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Applied Ergonomics等四種SCI的人因相關期刊,經授課老師核定後,閱讀其中的一篇論文,於期末繳交書面報告,列入學期評分項目。成績計算方式為:期末考(40%),作業(30%),書面報告(30%)。 ■福祉產品設計 介紹福祉相關產品及相關醫學工程的定義、範圍、理論及現況發展,並教授相關之設計應用、方法及理念,如通用設計,使用工程等。使在從事產品設計工作中,
先具有福祉(醫療、復建及其他相關領域)相關基本學理常識,以求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依課程之進行,每位同學有一專門設計主題,並依進行數次口頭報告及相關書面報告,最後學生需完成一產品設計及其研究心得。 ■輔具設計 介紹輔具產品及復建醫學的定義、範圍、理論及現況發展,並教授相關之設計應用、方法及理念。使在從事產品設計工作中,
先具有殘障者相關基本學理常識,以求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依課程之進行,每位同學有一專門設計主題,並依進行數次口頭報告及相關書面報告其產品設計及研究心得。 ■醫療產品設計 介紹醫療產品及相關醫學工程的定義、範圍、理論及現況發展,並教授相關之設計應用、方法及理念。使在從事產品設計工作中,
先具有醫療相關基本學理常識,以求理論與實務相結合。
依課程之進行,每位同學有一專門設計主題,並依進行數次口頭報告及相關書面報告,最後學生需完成一產品設計及其研究心得。 ■福祉設計應用 本課程之目標針對不同特殊族群之設計需求,進行相關產品整合之課程及實務研究,並藉醫療、養生、特教、社會福利機構與其他扶養機構之合作,提供一個學生實際體驗及參與設計研究之互動機會,以期達成「福祉社會」之目標。依課程之進行,每位同學有數個設計主題,並依進行數次口頭報告及相關書面報告,最後學生需完成相關產品設計及其研究心得。 ■人因工程研究 為使學生能將人因工程研究能應用在專題設計與工作場所上,授課方式除了口頭與多媒體的講授外,本課程另規定每位學生針對四上的專題設計課程,必須考量有人體計測、生物力學、生理學、認知心理學、環境及社會心理學等人因工程之因素,以提昇產品的可用性、提昇人員的操作績效、提供不同使用者使用及增加使用者舒適與滿意;現場的人因改善是一個針對解決現場人因問題的專案性組織活動,學生必須使用人因工程的原理原則來分析現場人因的相關問題,其目標是增加員工的動機與工作滿意度,提昇工作績效、員工健康、減少與工作相關的肌肉骨骼傷害。 ■人體計測與應用 人體計測是度量人體各項特徵的技術,包含長度、高度、深度、寬度、圍度、關節活動角度。本課程的目的在學習建立適合國人的人體計測資料庫,以作為政府法令規章訂定,設施安全規範,業界產品設計及軍用武器設計之依據與參考。課程內容將使用3D人體掃描系統所蒐集之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同時透過資料銀行的建構,使資料得以歸類、保存、及分享,並針對各相關應用研究之需求開發是用之資料庫管理系統功能,使體型銀行之資料能以有效之方式作為研究(如健康管理、醫療保健診斷)與設計(如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產品、工作站、和空間等規劃)的參考。成績考核:平時成績40%、資料收集與研讀30%、實作心得報告30%。 ■人因工程測試與評估 在新的世紀中,因為電腦、網路、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將突顯出「人性」的重要,因此,二十一世紀將是「強調人性化的世紀」。本課程將介紹與討論系統中人因工程測試與評估的重要性及可用的方法。任何系統中都會有人,也就有人因工程的問題,這是不可忽視的。無論是從系統本身的開發者、維護者、使用者等直接操控此系統的角度來看,或從透過此系統所得的最終產品或服務的顧客群的角度而言,如何自始即妥善予以人性化的考量,並在開發、維護、檢討、改善過程中反覆予以測試、評估,以確保所開發、設計、使用的「系統」除能達成預定的系統目標外,且較其他系統更為人性化。本課程將採課堂解說、參考資料及論文研讀、個別或分組實作心得報告及研討等方式上課,希望以互動討論為主。成績考核:平時成績40%、資料收集與研讀30%、實作心得報告30%。 ■福祉設計專論 介紹醫療產品及相關醫學工程的定義、範圍、理論及現況發展,並教授以病人、醫生、或其他不同特殊族群為中心,相關之設計應用、方法及理念。使在從事產品設計工作中,能以人為出發點,關懷弱勢團體,並以醫療過程為整體導向,輔以醫療相關基本學理常識,以求理論與實務相結合,並藉醫療、養生、特教、社會福利機構與其他扶養機構之合作,提供一個學生實際體驗及參與設計研究之互動機會,以期達成「福祉社會」之目標。依課程之進行,每位同學有一專門設計主題,並依進行數次口頭報告及相關書面報告,最後學生需完成一產品設計及其研究心得。 ■認知心理學 探討人類對於與產品有關之形態、顏色的心理反應,以作為產品設計概念發想的基礎。 ■組織與管理 隨著經濟與社會環境的變遷,過去賴以成功的管理原則,現在可能面臨新的挑戰,進而使得企業經營的觀念必須隨著調整,在這樣的情境下,本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除了了解過去有關管理的相關理論外,亦配合當前的產業環境及人性化設計的潮流,來討論企業未來的有效經營模式。 ■服務業管理
主要在探討相關的服務作業系統之基礎架構與理論,並針對服務設計,場址選擇,佈置,程序設計,工作設計,服務自動化與資訊化,作業規劃,等候線,服務品質與行銷等,尤其強調以人為本的服務系統設計,進行系統化的介紹與說明。 ■工業安全與衛生 本課程主要介紹管理人員應具備之工業安全與衛生知識,培養重視工業安全與衛生的情操,達成減少職業災害之目的。主要內容包括事故之預防,機械防護,電器安全,火災爆炸預防,勞動生理,有害作業環境,健康管理,其中特別強調有關人為疏失所造成傷害的預防等。 ■人因工程 描述與探討人機系統中,人的能力與限制、機器儀表的顯示、控制與設計,以及人機互動之配合等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人機系統的介紹、資訊在人與機器之間流通的過程與可靠度,人類基本感官及能力的測量與應用,人體計測的方法與資料,作業空間的安排,以及環境因素對人機系統的影響等,為人因工程的入門概念課程。 ■設施規劃 在理論上,介紹設廠時由廠址選擇至各建物及建物內之佈置規劃,所應考慮的各種因素和如何計畫、評估布置與搬運的各種方法和技巧(物料搬運方式與佈置方式是交互影響的),在實務上,則透過實習,練習各種個案搬運與佈置方式,以熟練各種理論之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