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因工程」主要在了解人的能力與限制,而應用於工具、機器、系統、工作方法和環境之設計,使人能在安全舒適及合乎人性的狀況下,發揮最大工作效率和效能,同時提高生產力及使用者的滿意度。在國外已有許多應用人因工程的成功案例:如周詳考量人因工程的產品較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也增強其市場競爭力,人性化的工作制度和環境,使員工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提升公司形象及員工的向心力和生產力;為老人、兒童、殘障人士設計的特殊設施能使他們生活更加便利,促進社會和諧等,都是值得我們借鏡與努力的方向。 人因工程在國內發展已有近20年的時間,目前為國科會工程處在工業工程學門的發展重點,其宗旨為提升國內人因工程學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水準,並促進國際相關研究之交流。在過去期間,國內人因工程的專業人才漸漸增多,人因工程的研究推廣逐年成熟,原本由國科會支持的研究推廣工作,近年來也陸續擴展到其他相關政府機構,如勞委會、原委會、交通部、經濟部等,民間產業在這方面的需求也日漸增多,更加凸顯其重要性與發展潛力,另外在國科會生物處方面,醫學工程領域中的生物力學、殘障輔助設施、復健醫學等方面,也需要人因工程的配合支持,因此也顯現人因工程在不同領域中具有不同的重要角色。 教育是推廣人性化設計與關懷最重要而直接的工具,而就教學教法而言,符合學生需求的人因工程課程設計,更容易彰顯人因應用的實質意義。美國哈佛大學於1920年成立個案發展中心,並於1921年出版第一本個案集,開啟管理教育個案教學的先例,此後,個案研究在教學的角色日益重要,個案教學發展也形成普遍的共識。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個案教學是管理學院學生認為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所付出的精力也最多。由於教育原本就是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將因地制宜的理論,運用不同的情境以解決實務問題,需要將實務與理論加以整合與運用。雖然國內個案研究教學在管理教育已有部分基礎,但對於相對較新的人因工程課程而言,則在這方面付之闕如,且目前教材均以國外教科書為教學主體,本土教材寥寥無幾,尤其是國人不論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與外國人存在顯著差異的情況下,國外教科書的適用性更加令人質疑。所幸經過數年的推廣與努力,目前有關本土化的研究已累積相當可觀的成果,可惜均未能彙整成為系統化的本土個案或教材,殊為可惜。 此外,網路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目前正快速地擴張,而且在許多方面都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像是電子商務、遠距教學,乃至於日常生活的各項活動。網際網路將全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所有資訊都串連起來,並且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由於沒有時間的限制與空間的障礙,並且蘊含了大量的各種資訊,使得網際網路成為生活中一個重要工具。在設計方面,由於網際網路的各項優點,已經有許多的人開始使用其作為各項設計活動的工具/媒介,像是設計企畫、產品設計、生產、製造,乃至於行銷等各項活動,都開始運用網際網路。在教學方面,也開始發展各項運用網路輔助教學,相關網站架設強化資訊交流,甚至是以網路為主的教學活動。在人因工程教學方面,由於人因工程的特殊性,如何規劃及選用正確的方法,以提升設計教育的品質與成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也是邁向多元化教學的重要指標。
|